一縷甜香 十六年之約:豐順老字號情暖濠江
【客家頭條訊】 盛夏的澳門,商機與熱情一同涌動。七月二十四日,備受矚目的第十六屆粵澳名優商品展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盛大啟幕。在琳瑯滿目的展位中,一個飄散着甜薑與柚皮清香的角落,顯得格外親切——來自廣東梅州豐順縣的黃金食品廠,已是連續第十六年,如約而至。
這不僅是一場商業的赴約,更是一次長達十六年的文化承諾。對於黃金食品廠而言,這方小小的展台,早已成為向世界展示地道客家風味的一扇窗口。
十六年,足以讓一個嬰孩長成少年。對於黃金食品廠來說,十六年如一日地參加粵澳名優商品展,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商業考量。它更像是一種使命,一種將客家人的味覺記憶,帶給更廣闊世界的執着。
「第一年來的時候,我們還很緊張,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這種傳統的味道。」一位資深員工回憶道,「但沒想到,很多港澳台的鄉親,嘗到我們的薑糖時,都說『這就是小時候的味道』。那一刻,我們就知道,這條路走對了。」
正是這份來自同胞的認同,成為了黃金食品廠十六年來不變的動力。從最初的試探,到如今的熟客盈門,他們帶來的,不僅是商品,更是一份可以品嚐的鄉愁。
此次黃金食品廠帶來的,依舊是他們的「鎮廠三寶」:黃金牌可口薑糖、金竹牌柚皮糖和金竹牌薑茶。這看似樸實無華的糖果與茶飲,卻蘊含着客家人順應自然、物盡其用的生活智慧。
可口薑糖: 客家人多遷居山區,濕氣較重,薑便成了驅寒暖胃的日常良品。黃金食品廠的薑糖,選用本地優質老薑,遵循古法熬製,辣中帶甜,暖意十足。這不僅是一顆糖,更是客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將尋常食材化為養生佳品的智慧結晶。
柚皮糖: 將本應廢棄的柚子皮,通過繁複的工序,去除苦澀,漬以糖霜,化為一道清香回甘的茶點。這正是客家婦女勤儉持家、慧心巧思的完美體現。
作為粵澳經貿文化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粵澳名優商品展雲集了來自粵港澳乃至「一帶一路」沿線的特色精品。黃金食品廠的十六載參與,不僅僅是自身的成長史,更是客家傳統食品工業,從山村走向世界的一個縮影。
「我們希望,無論身在何處的客家人,都能嘗到這份地道的家鄉味;也希望讓更多不了解客家文化的朋友,能通過這一口甜,開啟認識客家世界的大門。」黃金食品廠的負責人表示。
盛夏的澳門,人潮涌動。那一縷來自客家山村的甜香,正跨越山海,在這國際化的舞台上,溫暖着每一位異鄉遊子的心。
【客家頭條訊】 盛夏的澳門,商機與熱情一同涌動。七月二十四日,備受矚目的第十六屆粵澳名優商品展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盛大啟幕。在琳瑯滿目的展位中,一個飄散着甜薑與柚皮清香的角落,顯得格外親切——來自廣東梅州豐順縣的黃金食品廠,已是連續第十六年,如約而至。
這不僅是一場商業的赴約,更是一次長達十六年的文化承諾。對於黃金食品廠而言,這方小小的展台,早已成為向世界展示地道客家風味的一扇窗口。
十六年,足以讓一個嬰孩長成少年。對於黃金食品廠來說,十六年如一日地參加粵澳名優商品展,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商業考量。它更像是一種使命,一種將客家人的味覺記憶,帶給更廣闊世界的執着。
「第一年來的時候,我們還很緊張,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這種傳統的味道。」一位資深員工回憶道,「但沒想到,很多港澳台的鄉親,嘗到我們的薑糖時,都說『這就是小時候的味道』。那一刻,我們就知道,這條路走對了。」
正是這份來自同胞的認同,成為了黃金食品廠十六年來不變的動力。從最初的試探,到如今的熟客盈門,他們帶來的,不僅是商品,更是一份可以品嚐的鄉愁。
此次黃金食品廠帶來的,依舊是他們的「鎮廠三寶」:黃金牌可口薑糖、金竹牌柚皮糖和金竹牌薑茶。這看似樸實無華的糖果與茶飲,卻蘊含着客家人順應自然、物盡其用的生活智慧。
可口薑糖: 客家人多遷居山區,濕氣較重,薑便成了驅寒暖胃的日常良品。黃金食品廠的薑糖,選用本地優質老薑,遵循古法熬製,辣中帶甜,暖意十足。這不僅是一顆糖,更是客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將尋常食材化為養生佳品的智慧結晶。
柚皮糖: 將本應廢棄的柚子皮,通過繁複的工序,去除苦澀,漬以糖霜,化為一道清香回甘的茶點。這正是客家婦女勤儉持家、慧心巧思的完美體現。
作為粵澳經貿文化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粵澳名優商品展雲集了來自粵港澳乃至「一帶一路」沿線的特色精品。黃金食品廠的十六載參與,不僅僅是自身的成長史,更是客家傳統食品工業,從山村走向世界的一個縮影。
「我們希望,無論身在何處的客家人,都能嘗到這份地道的家鄉味;也希望讓更多不了解客家文化的朋友,能通過這一口甜,開啟認識客家世界的大門。」黃金食品廠的負責人表示。
盛夏的澳門,人潮涌動。那一縷來自客家山村的甜香,正跨越山海,在這國際化的舞台上,溫暖着每一位異鄉遊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