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全球客家

翁城:客家吟誦與貓頭獅點燃夏日傳承熱情

来源:客家頭條 作者:編輯部 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分享:

翁城:客家吟誦與貓頭獅點燃夏日傳承熱情

c815a280c8a1d2062199259f8991ea75.jpg

【客家頭條訊】 盛夏時節,當蟬鳴與暑氣一同瀰漫在粵北的客家鄉鎮,翁城鎮的孩子們,卻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為這個夏天注入了別樣的生機。從琴書閣裡傳出的朗朗吟誦,到壹號糧倉內響起的鏗鏘鼓點,客家話的獨特韻律與古老的貓頭獅步法,正在新一代的手中與口中,煥發出新的光彩。

鄉音誦古韻 一把解鎖詩詞的鑰匙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在翁城鎮明星村的琴書閣裡,一群孩子正用客家話,一字一句地吟誦着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那抑揚頓挫的古老音韻,彷彿一把鑰匙,打開了唐詩宋詞的另一重意境。

640.webp

「用客家話來吟誦,很新奇,也覺得非常好玩。」學生梁紫琳分享道。對她而言,這不僅是一種學習,更是一次有趣的文化初體驗。

客家吟誦培訓老師楊萬雙,自2022年起,便利用寒暑假,在翁城的多所中小學及幼兒園裡,義務教授孩子們用客家話吟誦古詩詞。「用我們的客家話來吟誦,古詩詞更具有押韻的味道,聽起來會很舒服,小孩子也很容易就把這一首古詩給背下來。」楊老師說,他希望能讓新一代的少年兒童,更早地接觸並愛上這份獨特的文化瑰寶。

萌獅舞步 一場趣味盎然的傳承

而在不遠處的壹號糧倉內,則是另一番熱鬧非凡的景象。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翁城貓頭獅,正在這裡進行着傳承教學。老師們手把手地指導,孩子們則一招一式學得有模有樣,馬步、弓步、騰撲、翻滾,動作滑稽風趣,表情逼真逗人。

640 (1).webp

「我對貓頭-獅很感興趣,所以就報了名。」學生曾凌萱說,「老師教得挺好的,教會了我們一些基礎動作。」

這項集觀賞、娛樂、健身於一體的古老技藝,近年來已培養了上百名愛好者。他們的加入,為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注入了最寶貴的新鮮血液。

夏日裡的文化薪火

一文一武,一靜一動。從客家話的吟誦到貓頭獅的舞動,翁城鎮正通過這些暑期公益培訓,讓傳統文化以一種「活」的方式,走進孩子們的生活。這不僅僅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假期,更是為了在他們心中,播下一顆名為「客家」的文化種子,為這份寶貴的民俗技藝,筑牢傳承的根基。

分享:

翁城:客家吟誦與貓頭獅點燃夏日傳承熱情

来源:客家頭條 作者:編輯部 时间:2025年07月30日

c815a280c8a1d2062199259f8991ea75.jpg

【客家頭條訊】 盛夏時節,當蟬鳴與暑氣一同瀰漫在粵北的客家鄉鎮,翁城鎮的孩子們,卻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為這個夏天注入了別樣的生機。從琴書閣裡傳出的朗朗吟誦,到壹號糧倉內響起的鏗鏘鼓點,客家話的獨特韻律與古老的貓頭獅步法,正在新一代的手中與口中,煥發出新的光彩。

鄉音誦古韻 一把解鎖詩詞的鑰匙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在翁城鎮明星村的琴書閣裡,一群孩子正用客家話,一字一句地吟誦着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那抑揚頓挫的古老音韻,彷彿一把鑰匙,打開了唐詩宋詞的另一重意境。

640.webp

「用客家話來吟誦,很新奇,也覺得非常好玩。」學生梁紫琳分享道。對她而言,這不僅是一種學習,更是一次有趣的文化初體驗。

客家吟誦培訓老師楊萬雙,自2022年起,便利用寒暑假,在翁城的多所中小學及幼兒園裡,義務教授孩子們用客家話吟誦古詩詞。「用我們的客家話來吟誦,古詩詞更具有押韻的味道,聽起來會很舒服,小孩子也很容易就把這一首古詩給背下來。」楊老師說,他希望能讓新一代的少年兒童,更早地接觸並愛上這份獨特的文化瑰寶。

萌獅舞步 一場趣味盎然的傳承

而在不遠處的壹號糧倉內,則是另一番熱鬧非凡的景象。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翁城貓頭獅,正在這裡進行着傳承教學。老師們手把手地指導,孩子們則一招一式學得有模有樣,馬步、弓步、騰撲、翻滾,動作滑稽風趣,表情逼真逗人。

640 (1).webp

「我對貓頭-獅很感興趣,所以就報了名。」學生曾凌萱說,「老師教得挺好的,教會了我們一些基礎動作。」

這項集觀賞、娛樂、健身於一體的古老技藝,近年來已培養了上百名愛好者。他們的加入,為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注入了最寶貴的新鮮血液。

夏日裡的文化薪火

一文一武,一靜一動。從客家話的吟誦到貓頭獅的舞動,翁城鎮正通過這些暑期公益培訓,讓傳統文化以一種「活」的方式,走進孩子們的生活。這不僅僅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假期,更是為了在他們心中,播下一顆名為「客家」的文化種子,為這份寶貴的民俗技藝,筑牢傳承的根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