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全球客家

五省戲韻會武平 兩岸客家情共鳴

来源:客家頭條 作者:編輯部 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分享:

五省戲韻會武平 兩岸客家情共鳴

【客家頭條訊】 近日,福建武平這座寧靜的客家縣城,因一場戲曲的盛會而變得鑼鼓喧天。八月三日,「戲聚武平」2025客家戲劇周暨閩粵贛民營劇團交流演出活動在此拉開帷幕。來自閩、粵、贛、桂、台的二十六家劇團,帶着各自的鄉音與絕活,會師於此,上演了一場跨越山海的客家戲曲大觀。

一台戲 一方水土

在武平的百家大院、興賢坊梨園等處,連日來好戲連台。閩西漢劇的激昂高亢,與廣東漢劇的婉轉悠揚,在此交相輝映;江西的贛南採茶戲與廣西的桂南採茶戲,則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盡顯贛桂大地的不同風情。

更令人驚喜的是,平日難得一見的上黨梆子、花朝戲、三角戲等稀有劇種,也驚艷登場。來自寶島台灣的紅瓦民族舞蹈團與愛心藝術舞蹈團,更是跨越海峽,傾情參演,他們的舞姿,為這場戲曲盛宴,增添了一抹溫馨的亮色。

一堂課 一代薪傳

好戲不僅在舞台上,更在課堂裡。四日,福建省中青年戲劇人才培訓班在武平正式開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梅花獎「二度梅」得主柳萍等戲曲名家,親臨現場授課,為福建省的中青年戲劇人才傳道授業。

「我們旨在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福建省劇協秘書長余守英表示,「通過這樣的活動,不斷探索戲劇發展的新模式,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這不僅是一次展演,更是一次為客家戲曲的未來,播撒種子、培育新苗的「薪火工程」。

一個聯盟 一份初心

這場盛會的背後,是一個名為「客家戲劇聯盟」的組織在默默耕耘。該聯盟由武平縣於2017年牽頭組建,如今已吸引了遍布閩粵贛桂台的五十七個成員單位加入。

聯盟的初心,正是要為散落在各地的客家戲劇,搭建一個合作交流的平台,讓古老的藝術得以傳承,讓珍貴的鄉音不致消散。從一場展演,到一個聯盟,武平正努力讓自己成為客家戲劇傳承與發展的「策源地」,讓五洲四海的客家戲韻,都能在這裡找到共鳴,找到回家的路。

分享:

五省戲韻會武平 兩岸客家情共鳴

来源:客家頭條 作者:編輯部 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客家頭條訊】 近日,福建武平這座寧靜的客家縣城,因一場戲曲的盛會而變得鑼鼓喧天。八月三日,「戲聚武平」2025客家戲劇周暨閩粵贛民營劇團交流演出活動在此拉開帷幕。來自閩、粵、贛、桂、台的二十六家劇團,帶着各自的鄉音與絕活,會師於此,上演了一場跨越山海的客家戲曲大觀。

一台戲 一方水土

在武平的百家大院、興賢坊梨園等處,連日來好戲連台。閩西漢劇的激昂高亢,與廣東漢劇的婉轉悠揚,在此交相輝映;江西的贛南採茶戲與廣西的桂南採茶戲,則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盡顯贛桂大地的不同風情。

更令人驚喜的是,平日難得一見的上黨梆子、花朝戲、三角戲等稀有劇種,也驚艷登場。來自寶島台灣的紅瓦民族舞蹈團與愛心藝術舞蹈團,更是跨越海峽,傾情參演,他們的舞姿,為這場戲曲盛宴,增添了一抹溫馨的亮色。

一堂課 一代薪傳

好戲不僅在舞台上,更在課堂裡。四日,福建省中青年戲劇人才培訓班在武平正式開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梅花獎「二度梅」得主柳萍等戲曲名家,親臨現場授課,為福建省的中青年戲劇人才傳道授業。

「我們旨在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福建省劇協秘書長余守英表示,「通過這樣的活動,不斷探索戲劇發展的新模式,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這不僅是一次展演,更是一次為客家戲曲的未來,播撒種子、培育新苗的「薪火工程」。

一個聯盟 一份初心

這場盛會的背後,是一個名為「客家戲劇聯盟」的組織在默默耕耘。該聯盟由武平縣於2017年牽頭組建,如今已吸引了遍布閩粵贛桂台的五十七個成員單位加入。

聯盟的初心,正是要為散落在各地的客家戲劇,搭建一個合作交流的平台,讓古老的藝術得以傳承,讓珍貴的鄉音不致消散。從一場展演,到一個聯盟,武平正努力讓自己成為客家戲劇傳承與發展的「策源地」,讓五洲四海的客家戲韻,都能在這裡找到共鳴,找到回家的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