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全球客家

長河流轉 詩心不朽:當代舞台上的杜甫風骨

来源:客家頭條 作者:編輯部 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分享:

長河流轉 詩心不朽:當代舞台上的杜甫風骨

未确认 386942.jpeg

【客家頭條 專題報導】 三五知己,數間草屋,半生漂泊,一片詩心……這個夏天,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舞台上,一代詩聖杜甫,再次從歷史的長河中向我們走來。由知名導演馮遠征執導並主演的話劇《杜甫》,以一種「畫中走、詩中遊」的獨特意境,不僅重現了詩人顛沛流離的一生,更讓我們在劇場的光影中,觸摸到了一個更真實、更具世俗溫度的靈魂。

還原一個真實的「人」

如何將一位被尊為「詩聖」的文壇巨擘,搬上戲劇舞台?這部由北京人藝知名編劇郭啟宏創作的作品,給出了一份深刻的答案。話劇並未聚焦於杜甫的文學成就,而是選擇了「安史之亂」後,他人生最為困頓、也最為深刻的歲月。

劇中,我們看到的,不再僅僅是那個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更是一個在世俗中沉浮的普通人。他出身名門,卻仕途不順;他悲憫蒼生,卻也為柴米油鹽而奔波;他與李白的瀟灑、高適的顯達擦肩而過,獨自咀嚼着人生的苦澀。

「杜甫沒有李白瀟灑,但他有高尚的靈魂。」編劇郭啟宏說。正是這種對人物的深刻理解,讓舞台上的杜甫,褪去了神性的光環,以一個真實的「人」的形象,走進了觀眾的心裡

在「詩之江湖」裡感受「詩史」

杜甫的詩,被譽為「詩史」。這部話劇,則巧妙地將「詩」與「史」融為一體。隨着詩人命運的起伏,一首首千古名篇,如泣如訴,自然流淌。

從「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憂憤,到「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孤寂;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憫,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觀眾彷彿親歷了這些不朽詩篇的創作過程,在詩句中,感受着那個動盪時代的脈搏。

劇中,遺世獨立的詩仙李白,入世有成的高適、嚴武,共同構成了一幅大唐的「詩之江湖」群像。他們與杜甫的相聚離散,不僅是個人命運的寫照,更是那個時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縮影。

鋼鐵骨架中的寫意山水

未确认 60824.jpeg

尤為值得稱道的是,這部話劇在舞台美學上進行了大胆的創新。舞台之上,並非傳統的亭台樓閣,而是由鋼鐵澆鑄的線條框架作為主體。這些冰冷的金屬線條,在幕間的旋轉與光影的變幻中,時而勾勒出竹林山水的寫意,時而營造出行舟江上的蕭瑟,時而又幻化為友人相聚的家宴。

這種現代感的舞美設計,不僅創造出「人在畫中走、詩中遊」的詩意空間,更以其剛硬的質地,象徵着詩人那份在亂世中不屈的風骨。古典與現代、寫實與寫意,在這方舞台上達成了完美的平衡。

長河流轉,詩心不朽。話劇《杜甫》的成功,不僅僅是一部戲的成功。它讓我們看到,杜甫那份深沉的家國情懷,那份在歷史洪流中的堅韌與悲憫,至今仍能跨越千年時空,深深地觸動着我們。

分享:

長河流轉 詩心不朽:當代舞台上的杜甫風骨

来源:客家頭條 作者:編輯部 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未确认 386942.jpeg

【客家頭條 專題報導】 三五知己,數間草屋,半生漂泊,一片詩心……這個夏天,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舞台上,一代詩聖杜甫,再次從歷史的長河中向我們走來。由知名導演馮遠征執導並主演的話劇《杜甫》,以一種「畫中走、詩中遊」的獨特意境,不僅重現了詩人顛沛流離的一生,更讓我們在劇場的光影中,觸摸到了一個更真實、更具世俗溫度的靈魂。

還原一個真實的「人」

如何將一位被尊為「詩聖」的文壇巨擘,搬上戲劇舞台?這部由北京人藝知名編劇郭啟宏創作的作品,給出了一份深刻的答案。話劇並未聚焦於杜甫的文學成就,而是選擇了「安史之亂」後,他人生最為困頓、也最為深刻的歲月。

劇中,我們看到的,不再僅僅是那個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更是一個在世俗中沉浮的普通人。他出身名門,卻仕途不順;他悲憫蒼生,卻也為柴米油鹽而奔波;他與李白的瀟灑、高適的顯達擦肩而過,獨自咀嚼着人生的苦澀。

「杜甫沒有李白瀟灑,但他有高尚的靈魂。」編劇郭啟宏說。正是這種對人物的深刻理解,讓舞台上的杜甫,褪去了神性的光環,以一個真實的「人」的形象,走進了觀眾的心裡

在「詩之江湖」裡感受「詩史」

杜甫的詩,被譽為「詩史」。這部話劇,則巧妙地將「詩」與「史」融為一體。隨着詩人命運的起伏,一首首千古名篇,如泣如訴,自然流淌。

從「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憂憤,到「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孤寂;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憫,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觀眾彷彿親歷了這些不朽詩篇的創作過程,在詩句中,感受着那個動盪時代的脈搏。

劇中,遺世獨立的詩仙李白,入世有成的高適、嚴武,共同構成了一幅大唐的「詩之江湖」群像。他們與杜甫的相聚離散,不僅是個人命運的寫照,更是那個時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縮影。

鋼鐵骨架中的寫意山水

未确认 60824.jpeg

尤為值得稱道的是,這部話劇在舞台美學上進行了大胆的創新。舞台之上,並非傳統的亭台樓閣,而是由鋼鐵澆鑄的線條框架作為主體。這些冰冷的金屬線條,在幕間的旋轉與光影的變幻中,時而勾勒出竹林山水的寫意,時而營造出行舟江上的蕭瑟,時而又幻化為友人相聚的家宴。

這種現代感的舞美設計,不僅創造出「人在畫中走、詩中遊」的詩意空間,更以其剛硬的質地,象徵着詩人那份在亂世中不屈的風骨。古典與現代、寫實與寫意,在這方舞台上達成了完美的平衡。

長河流轉,詩心不朽。話劇《杜甫》的成功,不僅僅是一部戲的成功。它讓我們看到,杜甫那份深沉的家國情懷,那份在歷史洪流中的堅韌與悲憫,至今仍能跨越千年時空,深深地觸動着我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