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重塑千年客韻 百侯古鎮煥新顏
【客家頭條訊】 走進廣東梅州大埔縣的百侯鎮,一幅古今交融的客家畫卷正徐徐展開。古老的民居牆身,巧妙地融入了青磚紋理;新修的屋檐下,保留着傳統的韻味;而屋頂之上,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近年來,這座千年客家古鎮,正以「古韻活化」為主線,經歷着一場深刻的「匠心蝶變」,全力打造一個獨具魅力的客家生活範本。
古韻新顏 「顏值」與「價值」的雙重提升
百侯鎮的蝶變,首先體現在人居環境的提檔升級上。當地並非大拆大建,而是通過深入調研,將鎮區劃分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建築風貌提升區」和「規劃新區」,進行精細化的分類推進。
▲ 示範主街提升前。(百侯鎮政府提供)
▼ 示範主街提升後。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創新,莫過於「屋頂光伏+農房風貌」模式。這一舉措,不僅為傳統民居增加了小屋檐、青磚紋等古鎮特色元素,保留了傳統韻味,更通過安裝光伏板,巧妙地解決了群眾屋頂隔熱、防水的實際需求,還帶來了額外的經濟收益,實現了鎮域「顏值」與「價值」的雙重提升。
「現在村裡環境比以前好多了,道路乾淨,房子漂亮,連遊客都多了起來!」侯南村的一位村民高興地說。他告訴記者,鎮裡不僅幫着拆危房、整線路,還發動大家共建「美麗庭院」,房前屋後種滿了花草,生活環境越來越舒心。
創客歸來 為古鎮注入青春活力
一個古鎮的復興,不僅需要修葺一新的「面子」,更需要充滿活力的「裡子」。為破解鄉村「空心化」的難題,百侯鎮將目光投向了「鄉村創客」這一群體。
依託「免費梅州」、「免費創業」等政策,當地將閒置的舊館舍,升級改造為「百侯農文旅產業創客基地」,以「零租金」、政策扶持等舉措,成功吸引了新媒體運營、無人機培訓等一批年輕的創業團隊入駐。
▲增蘊路改造前。(百侯鎮政府提供)
▼增蘊路改造後。
「我們希望通過盤活閒置資產,為創客們搭建一個低成本、高賦能的發展平台。」百侯鎮黨委書記陳傳祺介紹道。這些年輕創客的到來,不僅解決了古鎮提升後的管護和運營問題,更依託當地豐富的農文-旅資源,為傳統產業注入了新的創意與活力。例如,當地正依托「廣東省雀舌黃楊藝術盆景之鄉」的品牌,打造黃楊文化產業園,預計年產值將超過三千萬元。
古鎮新生 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從煥然一新的濱江風情帶,到充滿人文氣息的圩鎮客廳;從美麗的示範主街,到綠意盎然的公園。如今的百侯鎮,處處彰顯着提質升級的亮眼成果。當地高起點編制的「一河兩岸十一區」空間結構規劃,更是在省級考核中獲評「優秀」等級。
站在梅潭河畔,兩點二公里長的濱江風情帶宛如一條綠色絲帶,親水步道、觀景平台與古橋、古民居交相輝映。這座千年古鎮,正以其獨特的客家魅力和嶄新的時代風貌,奮力書寫着屬於自己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客家頭條訊】 走進廣東梅州大埔縣的百侯鎮,一幅古今交融的客家畫卷正徐徐展開。古老的民居牆身,巧妙地融入了青磚紋理;新修的屋檐下,保留着傳統的韻味;而屋頂之上,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近年來,這座千年客家古鎮,正以「古韻活化」為主線,經歷着一場深刻的「匠心蝶變」,全力打造一個獨具魅力的客家生活範本。
古韻新顏 「顏值」與「價值」的雙重提升
百侯鎮的蝶變,首先體現在人居環境的提檔升級上。當地並非大拆大建,而是通過深入調研,將鎮區劃分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建築風貌提升區」和「規劃新區」,進行精細化的分類推進。
▲ 示範主街提升前。(百侯鎮政府提供)
▼ 示範主街提升後。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創新,莫過於「屋頂光伏+農房風貌」模式。這一舉措,不僅為傳統民居增加了小屋檐、青磚紋等古鎮特色元素,保留了傳統韻味,更通過安裝光伏板,巧妙地解決了群眾屋頂隔熱、防水的實際需求,還帶來了額外的經濟收益,實現了鎮域「顏值」與「價值」的雙重提升。
「現在村裡環境比以前好多了,道路乾淨,房子漂亮,連遊客都多了起來!」侯南村的一位村民高興地說。他告訴記者,鎮裡不僅幫着拆危房、整線路,還發動大家共建「美麗庭院」,房前屋後種滿了花草,生活環境越來越舒心。
創客歸來 為古鎮注入青春活力
一個古鎮的復興,不僅需要修葺一新的「面子」,更需要充滿活力的「裡子」。為破解鄉村「空心化」的難題,百侯鎮將目光投向了「鄉村創客」這一群體。
依託「免費梅州」、「免費創業」等政策,當地將閒置的舊館舍,升級改造為「百侯農文旅產業創客基地」,以「零租金」、政策扶持等舉措,成功吸引了新媒體運營、無人機培訓等一批年輕的創業團隊入駐。
▲增蘊路改造前。(百侯鎮政府提供)
▼增蘊路改造後。
「我們希望通過盤活閒置資產,為創客們搭建一個低成本、高賦能的發展平台。」百侯鎮黨委書記陳傳祺介紹道。這些年輕創客的到來,不僅解決了古鎮提升後的管護和運營問題,更依託當地豐富的農文-旅資源,為傳統產業注入了新的創意與活力。例如,當地正依托「廣東省雀舌黃楊藝術盆景之鄉」的品牌,打造黃楊文化產業園,預計年產值將超過三千萬元。
古鎮新生 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從煥然一新的濱江風情帶,到充滿人文氣息的圩鎮客廳;從美麗的示範主街,到綠意盎然的公園。如今的百侯鎮,處處彰顯着提質升級的亮眼成果。當地高起點編制的「一河兩岸十一區」空間結構規劃,更是在省級考核中獲評「優秀」等級。
站在梅潭河畔,兩點二公里長的濱江風情帶宛如一條綠色絲帶,親水步道、觀景平台與古橋、古民居交相輝映。這座千年古鎮,正以其獨特的客家魅力和嶄新的時代風貌,奮力書寫着屬於自己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