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文化習俗

《梅縣大觀》(1936年):民國漁人生活一瞥

来源:梅州日報 作者:編輯部 时间:2025年05月07日
分享:

《梅縣大觀》(1936年):民國漁人生活一瞥

5a842ab8c56b1764c48790b4af8071e2.jpeg

「漁樵耕讀」,在中國古代農耕社會四種典型生活方式中,「漁樵」常被賦予隱逸形象。

《梅縣大觀》「緒論」之「生產」,介紹了當時農工商發展情況,其中,對農(副)業的情況介紹得比較詳細:

吾縣山多田少,地瘠民貧,每年出產糧食,僅足供全縣三月余之用,其余則仰給外來……依理山多田少,宜於植林,只以政府提倡不力,人民復急功近利,遂至童山濯濯,棄利於地……近因政府註意造林,分區設立苗圃,如錦江亭苗圃,陰那苗圃,農校苗圃,等處,有案,苦楝,梧桐,合歡木苗數十萬株,以供各地造林之用,頗著成效,桑樹,則十數年前有人提倡種植,旋因選種不良,製絲未得新法,蠶絲無價,推銷阻滯,桑葉無形受此影響,種植已少,殊不足以言生產,苧,麻,葛,棉出產極少,自洋紗輸入後,頓遭打擊,無人紡績營生,僅有些種植耳。程鄉絹,質地堅韌,經久耐用,惟絹底粗糙,不加改良,色澤又不鮮美,少人服用,遂致失傳已久。茶一種,為吾縣出口貨大宗,每年運銷國外者,不下萬千,出產頗多,而以清涼,陰那,三台,馬頭諸山出產為最,味清而香,甘滑可口,不讓浙江之龍井,福建之武彜也,縣人雖遠走外邦,亦多購飲,年來因地方多故,生產減少,且種植製茶,泥守成法,不加改良,致使本地人士,反多購飲外江之龍井鐵羅漢等,外茶大有骎骎駕乎其上之勢;至舶來紅茶,盡量傾銷,則整個中國亦受絕大影響,又當別論矣……餘如蔗糖,(俗呼油糖)水白,扶大等堡,產額亦不少,每年運銷各地,成績頗有可觀,又年來梅人提倡種植果木,如柑,桔,沙田柚,洋桃,梨,李,欖等,實業界中人,紛紛效尤,全縣果園,大小約有百數十家,品味頗佳,每年產額,亦漸豐收,成效卓著,雖不能認為出口貨物,而外來生果,遭此打擊,輸入較前減少,亦生產界一好現象也。

至於「漁」,該書「緒論」中對其幾可謂只字未提,然在書中「農工商」專欄中卻專辟一頁「漁人生活一瞥」,刊載「池畔拉罾」「舉網得漁」「水邊撈捕」「土法捕蝦」四幅圖片。莫非,隱約折射了該書攝者、編者乃至當時梅人向往「隱逸」之心態?

王建生/供圖 采微/文字整理

分享:

《梅縣大觀》(1936年):民國漁人生活一瞥

来源:梅州日報 作者:編輯部 时间:2025年05月07日

5a842ab8c56b1764c48790b4af8071e2.jpeg

「漁樵耕讀」,在中國古代農耕社會四種典型生活方式中,「漁樵」常被賦予隱逸形象。

《梅縣大觀》「緒論」之「生產」,介紹了當時農工商發展情況,其中,對農(副)業的情況介紹得比較詳細:

吾縣山多田少,地瘠民貧,每年出產糧食,僅足供全縣三月余之用,其余則仰給外來……依理山多田少,宜於植林,只以政府提倡不力,人民復急功近利,遂至童山濯濯,棄利於地……近因政府註意造林,分區設立苗圃,如錦江亭苗圃,陰那苗圃,農校苗圃,等處,有案,苦楝,梧桐,合歡木苗數十萬株,以供各地造林之用,頗著成效,桑樹,則十數年前有人提倡種植,旋因選種不良,製絲未得新法,蠶絲無價,推銷阻滯,桑葉無形受此影響,種植已少,殊不足以言生產,苧,麻,葛,棉出產極少,自洋紗輸入後,頓遭打擊,無人紡績營生,僅有些種植耳。程鄉絹,質地堅韌,經久耐用,惟絹底粗糙,不加改良,色澤又不鮮美,少人服用,遂致失傳已久。茶一種,為吾縣出口貨大宗,每年運銷國外者,不下萬千,出產頗多,而以清涼,陰那,三台,馬頭諸山出產為最,味清而香,甘滑可口,不讓浙江之龍井,福建之武彜也,縣人雖遠走外邦,亦多購飲,年來因地方多故,生產減少,且種植製茶,泥守成法,不加改良,致使本地人士,反多購飲外江之龍井鐵羅漢等,外茶大有骎骎駕乎其上之勢;至舶來紅茶,盡量傾銷,則整個中國亦受絕大影響,又當別論矣……餘如蔗糖,(俗呼油糖)水白,扶大等堡,產額亦不少,每年運銷各地,成績頗有可觀,又年來梅人提倡種植果木,如柑,桔,沙田柚,洋桃,梨,李,欖等,實業界中人,紛紛效尤,全縣果園,大小約有百數十家,品味頗佳,每年產額,亦漸豐收,成效卓著,雖不能認為出口貨物,而外來生果,遭此打擊,輸入較前減少,亦生產界一好現象也。

至於「漁」,該書「緒論」中對其幾可謂只字未提,然在書中「農工商」專欄中卻專辟一頁「漁人生活一瞥」,刊載「池畔拉罾」「舉網得漁」「水邊撈捕」「土法捕蝦」四幅圖片。莫非,隱約折射了該書攝者、編者乃至當時梅人向往「隱逸」之心態?

王建生/供圖 采微/文字整理

分享: